top of page

從2019年開始接近手製竹雀籠這項非文化遺產,開始進一步深入研究這項技藝和文化背景,到2023年出版了《開雀籠》讓大眾理解並學習欣賞這消逝中的日常。提籠掛鳥的景象只留在長輩記憶中,也因此形成了只是老人家玩意的刻板印象,令年輕一輩卻步不願嘗試。但走訪了世界各地,香港的雀鳥文化保存得相當完整,如何能夠讓更多香港人重新接受這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呢?或許換一個方式、加點創意,讓更多人留意、讓這些工藝繼續存續下去,也是另一種保育的方法。通過設計,結合工藝技術和文化,希望可打破雀籠給大眾的老套印象,推廣至更多年齡層,建立出新一代的養雀文化。
圍繞着養雀文化設計出一系列文創產品,每款產品、每款雀鳥都有屬於他們的故事,形成我們的雀仔谷,向大家介紹雀籠文化的另一面。大眾常有誤解雀仔被困在籠中沒有自由,我們養過多於5款的文鳥,每隻也有不同的性格,比起囚籠,更像他們外出的嬰兒車,外出活動時也希望帶上我們的外交雀,和大家分享更多故事。
緣自於雀仔街
bottom of page